当前位置:首页 > 四无量心 > 正文内容

黄柏霖:皮囊歌

2024-02-16四无量心
黄柏霖:皮囊歌 黄柏霖:皮囊歌

这一段里面主要讲是「皮囊歌」,我们把「皮囊歌」我们唸一段。「这皮囊,多窒碍,与我灵台为患害。随行逐步作机谋,左右教吾不自在。筋一团,肉一块,系缀百骸成四大。有饥有渴有贫穷,有病有灾有败坏。要饭喂,要衣盖,更要荣华贪世态。使我心上不得闲,为伊始下来生债。细思量,真难耐,招引群魔难禁戒,滋生五鬼及三尸,长养八邪并六害。」

黄柏霖:皮囊歌

「屎尿躯」,它这个地方讲「屎尿躯」,那我们的《感应篇汇编》里面讲的是『尿屎渠』。它说,「屎尿躯」,是身躯的躯,这里是渠道的渠。「屎尿躯,脉血聚」,《感应篇汇编》里讲的是『脓血聚』,「皮囊歌」里面讲的是「脉血聚」。「看来有甚风流处」,我们《感应篇汇编》的经文是讲「算来有甚风流趣」。

「九窍都为不净坑,六门尽是狼藉铺。堕三途,沉六趣,盖为皮囊教我做。如今识汝是冤家,所以教予生厌恶。问明师,求便路,得法方能自回互。只为生从爱欲来,欲心数尽无来去。断欲心,要坚固,休恋皮囊自失误。淡饭粗茶且给时,其余更复生贪妒。主人公,休慕顾,识取其中玄妙处。内隐一颗大神珠,昼夜光明常显露。不拘言,难词诉,耳不能闻眼不觑。不空不有不中间,晃晃明明无定度。养皮囊,要纯素,纯素之中生解悟。忽尔心中解悟明,皮囊变作明珠库。放光明,遍法界,内外相通无挂碍。照见堂堂出世人,端严具足神通在。也无罪,也无福,也无天堂并地狱。一朝摆脱这皮囊,自在纵横无管束。也不来,也不去,来去中间无定住。荡荡嵬嵬烁天虚,谁能更觅成佛处。」

好,我们来简单解释这一首「皮囊歌」,其实非常有值得我们去解悟的地方。「这皮囊,多窒碍,与我灵台为患害」,「灵台」就是我们的灵性。「皮囊」是四大假合,这个身体。老子说,「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就是我有这个身体,有身见的执着,你就不能够出离三界,你就会贪生怕死,你就会为了这个身体造业了,为了这个身体造杀盗淫妄。这就是「这皮囊,多窒碍」,很多罣碍,四大不调,身体多病。「随行逐步作机谋,左右教吾不自在」,你为了这个身体去造业,「机谋」就是用尽心机、机关用尽。只为了你的荣华富贵,满足你的口欲,你去造杀业,造杀盗淫妄,这个叫「做随行逐步作机谋」。这两只手,这两只脚,造了无量无边的罪业,「左右教吾不自在」,不得自在。

「筋一团,肉一块,系缀百骸成四大」,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的,所以叫做我们这些筋脉,我们这些地水火风来构成这个,四大就是地水火风,构成这个身体。「有饥有渴有贫穷」,有时候饥饿,有时候口渴,有时候就穷,会生病,会有灾难,会有败坏,因为这个身体是业报身,因为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所以它会生老病死,所以才会败坏。要吃饭,要穿衣服,还要荣华富贵,还要贪世间的名闻利养,都是这个身体在作怪,「使我心上不得闲」,让每天忙来忙去的,为这个身体,「为伊始下来生债」,为这个身体造下来生的业债。

「细思量,真难耐,招引群魔难禁戒」,仔细把它想一想,就是制伏不了自己这一念妄心。「真难耐」,有钱还要更有钱,所以「招引群魔难禁戒」。「群魔」就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贪瞋痴慢疑。「滋生五鬼及三尸」,「五鬼」也可以讲说色受想行识。「三尸」也可以讲说身口意三业,造了身口意十恶业。「长养八邪并六害」,「八邪」是什么?本来是应该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本来是应该这样,结果就变成邪见啦,邪思惟啦,等等。「六害」是什么?六根对六尘就产生六识,所以六根对六尘就产生六害。

「屎尿躯,脉血聚,看来有甚风流处」,「屎尿躯」就是我们九孔不净。「九窍都为不净坑,六门尽是狼藉铺」,「六门」就是我们的六根。「九窍」是什么?就九孔不净,两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朵,一个嘴巴,这样就七个了,再加上「屎尿渠」,就是一个是尿尿跟大便,大小便,这九孔不净,就是「九窍都为不净坑」。

「堕三途,沉六趣」,到三途六道去。「盖为皮囊教我做」,都是你这个身体,教你去做坏事,造恶。「如今识汝是冤家」,所以这个身体是业报身,是你的冤家对头,所以「教予生厌恶」,所以你要有厌离心,放下这个身见,这叫「生厌恶」。

「问明师,求便路」,知道这个身体是会去造业的,为这个身体去造恶业,造五逆十恶,所以你就要怎么样?,你要去「问明师,求便路」,有没有什么一个了脱生死的捷径之路?诶,找到念佛法门了,径中径,最捷径的方式,最方便的方式,黄念祖老居士说教人家念佛。所以「得法方能自回互」,才有办法找到回家的路。「只为生从爱欲来」,爱不重不生娑婆,「欲心数尽无来去」。断掉这个爱欲心,「要坚固,休恋皮囊自失误」,不要迷恋身体,也不要迷恋色欲。「淡饭粗茶且给时,其余更复生贪妒」,不要生贪爱跟嫉妒。

「主人公,休慕顾,识取其中玄妙处」,「主人公」就是我们的主人翁,就是我们父母未生前本来的面目,就是我们的觉性,叫主人翁。「内隐一颗大神珠」,这「大神珠」就是我们的菩提自性,就是刚才讲的,达磨祖师讲说这颗宝珠。「昼夜光明常显露」,为什么「昼夜光明常显露」呢?我们的自性白天也是在照,晚上也是在照,白天在起作用,晚上也在起作用,只是我们现在迷而不觉,所以就变成错用跟邪用,这个叫「昼夜光明常显露」。

「不拘言,难词诉」,因为言语道断。「耳不能闻眼不觑」,「耳不能闻」就是什么?我们的闻性,「眼不觑」就是我们的见性。我们的闻性、我们的见性,我们要怎么样?像《楞严经》里面讲舍识用根,你用根性,你就用见性,你就用闻性了。舍识用根那个「识」,就是污染、就是执着,「根」就是根性,就是用我们见闻觉知的觉性,「耳不能闻眼不觑」。「不空不有不中间」,就像阿难尊者在楞严会上,佛陀「七处征心」,阿难还是找不到真心在哪里。

所以我们的真心在哪里?我们的真心在作用上。就像镜子的照性一样,镜子你走过去,你胡来胡现、汉来汉现,黄种人走过去照黄种人,白种人走过去照白种人。可是你在镜子的镜面上,你找不到那个照性,但是你一走过去,它就照,它就起作用了。如果人没有走过去,镜子的照性有没有起作用呢?也是起作用,还是在照。所以照性在哪里呢?照性在作用上。我们的觉性呢?也是在作用上。

所以你心在哪里呢?你的心在眼见色、耳闻声,你的心就起作用了。你如果执着了,你眼见色就起了贪爱心、执着心。你如果眼见色,你不执着了,你所见的是清净心,是智慧的,是自在的,是没有执着的,是离相的。耳闻声,听到声音,如果你攀缘了,听到赞叹的声音你就高兴,这叫攀缘。听到人家毁谤你了,你就不高兴,你就生了讨厌的心、瞋恨的心出来,那你就是住相生心,那你就不是用根性,你是用识心,「识」就是污染的心,所以你要舍识用根。你听到毁谤的声音,还有听到赞叹的声音,听得很清楚,但是如如不动,不取于相,那叫三昧的功夫,那就是用根性、用闻性。所以「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所以有一次有一个师姐,她吃饭的时候,因为这个师姐本身她有痛风,我们台湾叫痛风,就脚会很痛,有时候尿酸过多,会产生痛风。然后她在吃菜的时候,她就会怎么样?她就不敢去吃豆皮,就是豆腐做的菜,她就多吃青菜。结果另外一个师姐就说了,啊,这个青菜很贵,妳都一直夹青菜。她也不了解说她是脚痛风,所以她不吃豆皮,要吃青菜。另外一个师姐就起烦恼了,妳全部都夹青菜,都不夹豆皮,妳知道现在青菜很贵,妳知道不知道?那个夹青菜的师姐就从此不吃饭了。

我跟那个师姐讲说,妳被境界转了,她如果跟妳讲说,妳青菜夹那么多。好,那我就夹少一点,这叫「随缘行」,刚才达磨祖师讲「随缘行」。妳说我,妳毁谤我,我说阿弥陀佛,妳随缘行。谢谢妳的指导,好,我夹,我少吃一点,我筷子放下去,我夹一片就好,可不可以?没事啦。「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妳就不会住相生心,就没有烦恼。那妳就用闻性,妳听得很清楚,妳菜夹那么多,妳菜夹那么少。所以「境缘无好丑」,境界没有好跟坏,妳一执着了,妳就生烦恼,妳就生喜欢跟讨厌。妳不执着了,没有喜欢也没有讨厌,那叫清净心。那就恭喜妳了,妳就是离相布施了。

这个就是离相布施,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佛陀教我们的不住色布施、不住声布施。懂不懂?不是说妳不要听那个声音,说我耳朵摀起来,像那只猴子一样,眼睛不要见,两个耳朵摀起来,我都不要听。不是有一只猴子遮住两个眼睛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吗?那个是用压制的方法,压制的方法它没有断掉烦恼。所以你如果能懂这个道理,就这里讲的「昼夜光明常显露」,你看你那个自性,白天也在照,晚上也在照,所以自性没有生死。「不空不有不中间」,它既不是空,也不是有,也不是在中间,它不是在内,也不是在外,非大小方圆,非青黄赤白。在哪里?在作用上,你只要反观觉照,你就见到那个心了。

「晃晃明明无定度。养皮囊,要纯素,纯素之中生解悟。」「纯素」应该讲是什么?是清净心。你用这个身体,你要用清净心,那你就找到明珠的宝库了,这个皮囊里面有一颗明珠的宝库。「放光明,遍法界」,这一颗明珠、这个自性,它是可以大放光明,可以遍照法界,「内外相通无挂碍」,来去自如。「照见堂堂出世人,端严具足神通在」,你就是明心见性以后,你就六通现前了。「也无罪,也无福」,不是说你造罪就是没有罪,该还命债就还命债,该还钱债就还钱债,债还完就没有了,「也无罪」。

什么时候才无罪你知道吗?当你的贪瞋痴慢疑都断掉了,你的见思惑断了,你的尘沙惑断了,你再破根本无明一品,你就可以说也无罪了。你究竟觉,你究竟成佛的时候,你不起心不动念,破一品根本无明,就可以不起心不动念了。那你就是什么?你就念不退了,念不退你就不会再造业了。以前欠的呢?以前欠的要还。就像安世高大师两次还命债,像佛陀他还一次,那个以前造的口业,吃了马麦吃三个月,佛陀有三个月的马麦之报。你看,佛陀成佛了还是要还因果,还是了这个业债,叫「也无罪」。

所以什么时候才「也无罪」呢?才有资格讲「也无罪」呢?你无明断尽了,你贪瞋痴慢疑都断掉了,「也无罪」。到那个境界是什么意思呢?贪瞋痴即戒定慧,完全都是在表演。像济公禅师一样,像《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里面那个甘露火王,他是忿怒相,现忿怒相。但是他「也无罪」,为什么?那是神通,那个是菩萨在表演,「也无罪」。也不能说找到明珠就「也无罪」,那以前的因果都不用还吗?老和尚说,因果不空,善恶不能够相抵,因果通三世,不是不要还。

「也无福」,为什么「也无福」?六祖大师说的啊,弟子心中常生智慧,就是最大福田。怎么说是最大福田?开智慧就是最大福田啦,那个福报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个叫做「也无福」。不是说要开智慧就是没有福报,佛陀不是教我们要福慧双修吗?对不对?有智慧一定有福报、有福德,有福德不一定有智慧。所以「也无福」的意思是这样,因为你不会着相了嘛,《金刚经》里面讲,菩萨有福德不受福德,「也无福」。

「也无天堂并地狱」,为什么?因为他已经入一真法界成佛了,他到地狱去教化众生,现地藏王菩萨的相,他现焦面大士的相。他在那边说法,所有这些饿鬼众生,全部身上的这些枷锁全部都脱落,都解脱了。所以真正你到成佛的时候,也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你造作罪业,你造五逆十恶,就有地狱,你造五戒十善,就有天堂。等到你破见思惑、尘沙惑,破根本无明的时候,也无天堂、也无地狱。为什么?你到极乐世界去了,那里无有三恶,没有三恶道,「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无有诸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哪里有天堂地狱呢?

「一朝摆脱这皮囊,自在纵横无管束。」禅宗里面讲,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就是这个境界,「一朝摆脱这皮囊」,这个身见破掉了,无拘无束。那身体变什么?身体还在人间啦,可是变成什么?变成菩萨的应化身啦,佛的应化身,变成菩萨的愿力身啦。就像净空法师一样,他有什么执着?「自在纵横无管束。」

「也不来,也不去」,这就我师公讲的无来也无去,台语讲,无来无去无代志。无来无去亦无代志,这翻成国语要这样翻,因为他是用台语开示的。我师公广钦老和尚往生的时候,他留下的一首偈语在人间,台语叫无来无去无代志,翻成国语就没有来去。无代志就是无事,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什么叫无事?无事不是没有事,是没有烦恼,「作而无作,无作而作」。作了无量无边,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度者。到这个境界,不二法门的境界,就是没有来去,因为自性哪里有来跟去呢?但是相有来有去。你来到佛堂,回去、离开佛堂,有这个来去的相,但是因为你已经证得不二嘛,性相不二了嘛。性是你的自性,相是你的作用,所以来去是一个作用,一个相。所以自性本身没有来去,所以叫「也不来,也不去。来去中间无定住」,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荡荡嵬嵬烁天虚,谁能更觅成佛处。」这个就是趣入自性,找到自己真正,原来你自己就是阿弥陀佛,你跟佛无二无别,这个叫「谁能更觅成佛处」,还有哪个地方可以再去成佛呢?你当下把我执破了,法执破,再破根本无明,你就当下成佛了。很多祖师大德表演给我们看,印光大师啊、广钦老和尚啦,这个都是当生成就的。去哪里找佛呢?还有哪个地方可以去成佛的地方呢?你说我到山上去成佛,有没有地方可以让我成佛的?没有,你只要破了妄想、分别、执着,你就当下成佛了,就在你这一念心里面,就有一体三身佛,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百千亿化身佛。以上末学的浅见,解释这个「皮囊歌」,如果解释不好请各位多多指教,这是我一点小小的领悟。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二一一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