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霖:卢至长者悭贪的故事
另外在《法苑珠林》,还有佛经里面有一个叫《卢至长者因缘经》里面,《法苑珠林·卷七十七》里面也有这个故事,这发生在佛陀那个时代。所以每一个时代都有这样的悭贪不舍得布施的人。
佛在世的时候,舍卫城里面有一个叫卢至长者,他家里很有钱,但是他很吝啬,他喜欢怎么样?他穿破衣,不让人家知道他很有钱,穿破衣,然后吃那个糠菜,米糠跟很不好的菜叫糠菜。他常常被别人讥笑。有一次刚好碰到过节,城里面的人都张灯结彩,大家都饮食歌舞,过得很快乐。但是这个卢至,因为他很悭贪,他就回到家打开宝库拿了五钱。他心里在想,如果我在家里吃,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小孩都看到,不够分,他很悭贪。因此就用两钱的钱去买麦粉,两钱去买酒,一钱买个葱,然后再从家里面拿一把盐巴,他就离开城里面,到城外一棵树下准备吃。
但是树下,看到树上有鸟、有动物,他怕来分这个食物,怕鸟兽来抓取,就干脆躲到荒野的坟墓中间,那里大概什么都没有了,因为那个地方猪狗都跑掉了。他就在酒中洒了盐跟麦,一饮,而且大醉,这个是在《法苑珠林》里面有这么一段经文。我们现在把它翻成更详细的白话。
这个卢至长者因为他这么悭贪,当时他在喝醉酒的时候,他在喝醉酒,在唱歌的时候,他就讲过一句话,他就高声唱歌了,他说,「我今庆佳节,畅饮大欢乐,超过北天王,又胜天帝释」。他讲了这个语,他说,我今天很快乐,我庆这个佳节,我喝酒很快乐,我的快乐超过北方天王,我胜过天帝帝释。这话被天帝听到了,我们常讲说,人间窃窃私语,天上如打雷一样。所以天帝听到以后就笑着说,这个人吃喝只不过四文钱,就说他的快乐超过我,我应当想个办法恼他一恼。
我们前面是说,那个原文里面它讲说是五钱,但是事实上这个地方白话解释里面它是讲四文钱,但是不管怎么样,他就是悭贪,不管是带着四文钱或是五文钱。帝释听完,祂当然有变化神通,祂就变成卢至,跟他一模一样的,到他家去了。祂就告诉真卢至的家人,就说了,哎呀,我以前亏待你们,是为什么呢?因为我旁边有个吝啬鬼跟着我,今天还好那个吝啬鬼出去玩了,我脱离那个鬼以后,现在回来宣布,你们从现在开始以后,可以随便拿我家中的财物。
说完就把仓库打开,赐给他们家人,不管他的妻子、儿女,或者那些佣人,告诉他们说,这个吝啬鬼的样子很像我,等一下会回来,你们把他赶出去。如果放他进来,你们又跟以前一样了,他又很吝啬,你们又没得吃、没得穿了。家人说,好好好,等一下回来,我就把他赶出去。结果这个天帝变的那个卢至,把金银珠宝都散出去给家人。过了不久,这个真卢至回来了,他酒醒了,就回来了,回来以后被守门的把他赶走。因为刚才天帝有先交待了,被这个守门的把他赶走。他急忙就喊叫他的妻子跟儿女,哎呀,妻子儿女,唸他们的名字。他的妻子儿女也拿着棍子出来要赶他。
卢至就非常害怕,他就去找他的亲友诉苦了,亲友就把他送回家了。妻子儿女都说,他是吝啬鬼,怎么可以相信他呢?亲友看见家中的卢至,因为家中还有另外一个卢至,就是天帝变的,神态自在。两个卢至闹双包,天帝变的那个卢至出来就骂真卢至说,你确实是个吝啬鬼。这个真卢至有口难辩,他就借了一匹绢布,拿去要献给国王,要向国王申冤。结果国王那个门人也不让他进去。卢至就大喊说,我要进贡。国王听到以后,就给他进去了。卢至想要把那个绢布,在两腋下面夹着,想要把那个绢布拿出来,偏偏那个天帝用神通,让他整个人手臂夹住,夹住以后那块布拿不出来,那块布抽不出来。结果那个卢至用尽全力,把它抽出来以后就变成一束草,卢至非常惭愧。
国王就在那边笑了,国王说,哎呀,我不要你的绢布,有冤赶快说啦。卢至就含泪哭诉,国王就要判到底是真卢至还是假卢至,就命令家中卢至,跟妻子儿女都到国王这边对质。两个卢至声音都一模一样,完全相同。国王叫两个卢至脱下衣服验痣,大概臀部这边有痣,验痣,也两个都有痣,不能分辨。然后又叫两个卢至写下生平最隐密的事情,只有他自己知道的,那个字迹跟内容一模一样。那个天帝有神通,知道他要写什么。国王就叹息说了,哎呀,凡夫肉眼,这样很容易迷惑,我应该去问伟大的佛陀,他有智慧,释迦牟尼佛来解释解释。
然后国王就带着两个卢至一同抵达衹洹精舍去见佛陀。佛陀很可爱,连这个佛陀都要出马来处理这个吝啬鬼的事情。佛陀看到变的卢至,就知道是天帝变的,就喊,变化卢至,那个帝释马上就现出天帝的原形出来。国王见到是帝释,国王看到帝释是天王,就投身礼拜,就要把真卢至打发回去。卢至就说了,我回家也没有用,我的钱都被祂花光了,「则物已散」。帝释就说了,祂说,如果你肯布施,你库藏里面的金银珠宝都会完好无缺。那个真卢至就很生气的说,我不要你管,我只信佛,我不信帝释。佛陀说,卢至,你真的放心回去,听帝释的话没错,要多布施,那么你那个库藏的钱,金银珠宝就会回来,佛陀就劝他。
卢至回去以后,看到库藏的金银珠宝真的毫无所损,喜出望外,因此也慢慢广行布施,没有以前那种吝啬的样子。这个就是我在学习班写报告,给师父报告,就是说,「佛于逆恶不信之流」,他不相信佛法,他不相信三世因果的,这叫不信,「逆恶不信之流」。佛陀「愈生怜悯」,佛陀更加的悲悯他,为什么?佛陀都知道,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一阐提也可以成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够证得。这就是卢至长者的故事。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百零六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