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调整好心念,更好地契合地藏菩萨救度
《地藏经》有云,“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泥途,负于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脚,若达平地,须省恶路,无再经历。”
从这句经文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佛菩萨对我们的帮助和救度。我们心里有多重的负担,佛菩萨都愿意帮我们担负,而且还会一路搀扶着我们,直到我们真正踏上坚实的、真知真见的大地时,才会明白“佛恩难报”啊!佛菩萨不弃一人,是人自己放弃了自己。这部《地藏经》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只要这个人至诚地瞻礼、礼拜、供养地藏菩萨,都会得到巨大的福报和利益,这利益千劫难尽,这不正是地藏菩萨背着我们、扶着我们吗?所以有幸出生在释迦佛的法运中、生在有佛法的时代,而且能有缘分去信佛、学佛,这是无量无边的大菩萨、无边的佛陀在护卫着我们、帮扶着我们、拉拽着我们,不让我们掉到恶道中去,不让我们一日一夜间落在恶道。这心念我们要深深地思维体会,才会深感佛恩难报、菩萨慈悲无量。
这句经文和第六品中的“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遥相呼应,这是我们这个地球上众生的真实写照,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的心,是一切结果的答案。今天种下如此因,明天承受如此结果,因果不爽,六道轮回是因为这个心,出轮回是因为这个心,超圣地还是因为这个心。这心是个个本有,为什么有的人能走出去?有的人走不出去?答案依然是在这个心里。
学佛是减法——把东西、放下、减掉、去除;而很多人学成了加法、学成了乘法。学到了方法就去用,这个是对的,但不是用在别人身上,而是用在自己身上。佛陀告诉我们的,无外乎就是怎么返回、怎么找到自己本然的那个真心明性。怎么找?怎么丢的,就怎么找回来!因为妄想执著丢了本性,想找回来,就得克除这妄想执著。追本溯源,才能发现一切问题的根结和所有事情的答案都是因为有了妄想执著。“四圣谛”是什么?“十二因缘”又是什么?都是问题的答案、都是找到答案的路径、都是追本溯源。
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智信,要通过自己的智慧来明晰佛法的超然,而不是人云亦云。迷信是没有研究过、没有分析过、没有深入接触了解过,就盲目相信。有的人学佛,亦是迷信,因为他没有在这里思维佛法到底是什么,自己在这里到底在做什么,佛法的利益到底是什么?等真正地信了,你会知道佛陀说的这些,都是真实不虚的。这些内容,你和一个没有接触过的人说,是不容易说明白的,就像你介绍别人吃一道菜,描绘得再淋漓尽致、色香味俱全,不如他自己动筷子吃一下。而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不懂得把持自己的心,奴役着这个心,让这个心起起伏伏,被身体驱驰着、被欲望缠缚着、被愚痴蒙蔽着、被嗔恨烧烤着,好好的一个人,活成什么了?正是因为每一个升起的念头,都是围绕这个“小我”,一切都是以“我”为主:我要什么什么、我想怎样怎样、我认为如何如何、我应该怎么怎么,这不正是问题的归结吗?浩大的世界,不要求同,因为没有另一个人和你的见解完全一样。每一个升起的念头,都是围绕着这个“小我”,于是每一个念头都是和本性相违背的,表现出来的就是“举心动念,无非是罪”。那些违背本性的心念,都会拖拽着我们离光明更远、离究竟解脱更远、离得大快乐更远,促成这些的都是罪恶。
举个例子:某个人这一生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了,但是他听从了欲望的诱导,去买彩票,念念都是五百万、天天都是五百万,他这一生就算一切都很好,但他还要安排一次生死,去实现这五百万。如果他实现不了中五百万大奖的愿望,这个愿无法圆满,就有可能要多流转几个劫。这多流转出来的几个劫,就是他这个中大奖的愿望拖拽的结果,相当于这个中奖心念是几个劫的生死重罪。若是几劫都无法满足这个愿,就要用掉更多的生死来铺垫,以期某一生可以圆满此愿,若是在其中别无其他业力,这个事情很好算明白;可是在流转余生中,每一刻又在造作罪业、在抛射不同的愿念,还要继续圆满其他的愿,那就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劫的生死轮回了,也就不仅仅是这几劫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