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常识网
标题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了什么?据说是这​三种智慧,如何理解

来源:圆觉经常识网作者:时间:2023-05-25 16:07:00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了什么?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了什么?

据说是这​三种智慧,如何理解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了什么?据说是这三种智慧,如何理解

在佛教之中, 悟 当然非常重要,但“悟”并不是法力,更不是“悟”了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因为历代以来,不仅仅是佛陀有“悟”,许多修行者也都曾有过“悟”这样的时刻,即在瞬间感觉到宇宙与自身通彻无碍。

佛教中的概念如 十界互具 或 一念三千 ,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佛陀在菩提树下,“悟”了什么?

据说他在彻“悟”的时刻,拥有了这三种智慧。

关于这三种智慧,佛陀曾如此回忆道: 当我了知一切众生的死生时,我看见一切众生的死而复生以及世代轮回,也就是见到了一切众生,包括卑贱和高贵的、美好和丑恶的、幸福和不幸的,他们都随顺着各自所作的‘业’而表现……

也就是说,在十界之中,即佛、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等,佛都可以看到他们世代的轮回,当然也包括开始与结束。如果我们把十界想象成一个多维的宇宙,那么,三千指的就是三千大千世界,而这三千大千世界,佛陀在“悟”的那一刻,就瞬间明了一切宇宙与时空的意义,因而感受到极大的喜悦,这种“悟”就是大彻大“悟”。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佛陀在菩提树下,“悟”明的这三种智慧的内容呢?

内容一、他看清楚了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看到无数宇宙的建立与破坏,看到自己的死生、苦乐等一切始终。

内容二、看清了一切众生的因果,善与恶,以及六道轮回中所有的业报。

内容三、知晓一切缘起与无明,一切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一切事物无不有某种关联性,依 他物 而存在,依 缘 而生起。

因此,他清楚了世人的一切痛苦皆源于 无明 ,也就是在于无法理解宇宙万物是相互关联的实体,因为万物之间,有因,有果,有缘,是严格遵循因果律的生命实体,而人们以为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也由此徘徊于“无明”的世界之中,在欲望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宇宙万有和虚空

由此可以看出,佛陀“悟”到的内容并不是什么法力无边的力量,而是认识到了万物是“和合而生”,也就是各种元素组合的,生成,分解,再生成,再分解,进而由机缘再分解后又重新和合而成。因为世间万物的任何行为都会造成一个相应的后果,所有的行为与结果合在一起,就是万物生成与消解的因。

但是人们却无法与佛陀一样,认清了这些原本就存在的真相,普通人能看到的却是命运无常,于是通过有各种情绪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人生的苦。

若是世人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认识到一切都是这样随缘而生,随缘而散,想通了就没那么痛苦了,换句话说,就是解脱了。

也就是说,佛陀在菩提树下,所证“悟”的内容和一生所说的法,其实就是这些内容。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阿含经》等

南无阿弥陀佛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云愁雨恨 云愁雨恨

云愁雨恨成语名称云愁雨恨成语拼音yún chóu yǔ hèn成...

云愁雨怨 云愁雨怨

云愁雨怨成语名称云愁雨怨成语拼音yún chóu yǔ yuàn...

云开见日 云开见日

云开见日成语名称云开见日成语拼音yún kāi jiàn rì成...

云愁海思 云愁海思

云愁海思成语名称云愁海思成语拼音yún chóu hǎi sī成...

云开雾释 云开雾释

云开雾释成语名称云开雾释成语拼音yún kāi wù shì成...

最新文章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怡堂燕雀,不知后灾;瓮里 怡堂燕雀,不知后灾;瓮里

怡堂燕雀,不知后灾;瓮里醯鸡,安有广见。古诗原...

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 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

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古诗原...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 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

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古诗原文[挑错/...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怨之所聚,乱之本也。 怨之所聚,乱之本也。

怨之所聚,乱之本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怨之所聚...

手机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