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常识网
标题

佛陀留给中国最大的遗产,是《华严经》

来源:圆觉经常识网作者:时间:2023-05-26 16:04:48
佛陀留给中国最大的遗产,是《华严经》 华严宗最为发达时,是在唐朝,当时以清凉澄观国师为代表。其实佛教能在中国发扬光大,并且一直超越本土的道教和儒教,靠的就是这部《华严经》。可以说,《华严经》是佛
佛陀留给中国最大的遗产,是《华严经》

华严宗最为发达时,是在唐朝,当时以清凉澄观国师为代表。其实佛教能在中国发扬光大,并且一直超越本土的道教和儒教,靠的就是这部《华严经》。可以说,《华严经》是佛陀留给全世界人民最伟大的灵性遗产。

要知道,佛教进来中国,真正在中国有一席之地的,不是佛教的般若智慧的理论,而是《华严经》的思想。

我们一般都以佛教为智慧,佛法为智慧,但确切来讲,中国人在使用智慧上,用的更多的,是道家的智慧。当然也有用般若的智慧,可是用起来好像没有道家智慧那么好用。

所以我们对空啊,无常啊,苦啊,这些其实有体会,可中国这个民族就比较特殊。为什么?可能是神州的缘故,中国一直物产丰富,生活富裕,偶尔来了战争,过不久又和平。这个优越的环境,决定了我们不热衷于佛陀的苦集灭道等思想。

但如果在印度,你想看,印度环境条件很差,人们短命,又热,在那个恶劣环境中,你只能思维苦集灭道。因为实在太苦了嘛。所以印度是苦的文化,这跟地理有关。所以我们祖师,在吸收苦的文化上,其实吸收的不多。但却把一个真正的大乘文化给吸收进来了,这就是《华严经》。

《华严经》一下子让中国人的思维丰富了,壮观了非常多。要知道,中国古人就爱好壮观。比如庄子,讲一棵树,就三千年为春,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这个时间观念上,就很长了。在长度上,讲一只鸟,扶摇而上,就九万里,这也是很壮观的。但怎么壮观,都是外在宇宙观的壮观。而内在生命灵性的壮观,这就是《华严经》告诉我们的。

比如你会发现,人会修成像佛一样的庄严。这个是很大的启发。中国古人修道,顶多修成了盘古开天辟地,和天地合为一体。但《华严经》来了,突然说,我们可以修成一个庄严的佛的相好出来。那不得了了,这不仅是修到和天地合为一体,还是变成神仙一样的了。而是《华严经》给我们灵性带来了非常庄严的部分,就是告诉我们,生命的灵性该努力的方向。

所以真正来讲,佛法对中国人最大的贡献,就是《华严经》。这个是灵性上的佛陀,庄严。所以禅宗就讲,每个人都能成佛,就是能成就和佛陀一样的庄严。百丈怀海讲,修行以念佛为稳当。这个念佛也不是念阿弥陀佛为稳当。而是要念佛的百千相好庄严为稳当。为什么要念佛陀的相好庄严为稳当,就是告诉你不要修偏了,一旦偏了,可能就不是佛陀的相好庄严,而是修出了外道,妖怪一样的形状出来,那就不稳当了。

所以《华严经》是佛陀对中国最大的贡献,这就是一个目标。至于怎么达到这个目标,这就是平常要修的,用各种方法来修,广设方便来修。在印度修行,就天天讲苦,那汉地佛教,很少讲苦,这也是受《华严经》的影响。

转自:福安古观音阁 新浪博客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1993年2月2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3年2月2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3年2月27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公历1993年2月27日...

你知道黄、白、黑、红、绿 你知道黄、白、黑、红、绿

你知道黄、白、黑、红、绿五色财神,是佛教中的五...

你若愿等,茶不负你 你若愿等,茶不负你

你若愿等,茶不负你茶苦,如生活。苦涩,有时清淡...

你福报够了,才能看到僧宝 你福报够了,才能看到僧宝

你福报够了,才能看到僧宝的功德 要认识到修行人...

你知道,最初佛为什么不接 你知道,最初佛为什么不接

你知道,最初佛为什么不接受女子出家么?摩诃波阇...

最新文章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

思欲委符节,引竿自刺船。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怡堂燕雀,不知后灾;瓮里 怡堂燕雀,不知后灾;瓮里

怡堂燕雀,不知后灾;瓮里醯鸡,安有广见。古诗原...

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 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

性灵熔匠,文章奥府。渊哉铄乎,群言之祖。古诗原...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 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

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古诗原文[挑错/...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出自...

怨之所聚,乱之本也。 怨之所聚,乱之本也。

怨之所聚,乱之本也。古诗原文[挑错/完善]怨之所聚...

手机版 网站地图